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9月25—26日,全国畜牧总站在甘肃省山丹县举办牧场草畜生产经营全链条智能精准管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实地观摩了高产优质饲草种植和良种繁育、饲草加工存储、标准化养殖和草畜产品加工等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总结交流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典型经验做法,研究谋划“十五五”期间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思路和重点任务。
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实施以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实现“四提升一改善”,优质饲草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养殖标准化设施化水平持续提升、草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牛羊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草原生态不断改善。2024年,项目县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700万亩,干草产量较2021年增长2.8%,良种覆盖率、出栏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项目县积极推动牲畜养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草原牧区半牧区正加快形成草畜配套、种养循环、生产生态兼顾的发展模式,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效。
会议要求,各地要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完善饲草种植、草种生产、加工流通等饲草供应体系,提升优质饲草供应能力。要围绕“料”、“草”、“种”、 “医”、“管”、“加”等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科研院校、技术推广部门、产业技术体系等力量,加强草原畜牧业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集成推广示范。总结提炼成熟模式与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发挥项目辐射带动作用。要从战略高度整体谋划“十五五”期间草原畜牧业转型路径和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等7个牧区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部门和有关项目县及专家学者,近50余人参加了会议。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名专家围绕天然草原管理放牧、退化草地放牧调控和工程技术修复实践等方面作了技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