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卷首
全国畜牧总站成立四十年以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努力成为畜牧业科技进步的主阵地,培养造就新型农牧民的主渠道,支撑服务现代畜牧业的主力军。
×
卷首
全国畜牧总站成立四十年以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努力成为畜牧业科技进步的主阵地,培养造就新型农牧民的主渠道,支撑服务现代畜牧业的主力军。

  • 畜牧业统计监测
  • 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 蜂业质量提升行动
  • 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 牛羊生产
  • 生猪稳产保供
  •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 奶业知识科普
  • 休闲观光牧场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 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

统计监测工作是畜牧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手段,也是总站一项基本职能。总站建站之初就承担着畜牧兽医年鉴编纂和行业年报、价格月报统计任务。2008年,启动了百场千村万户监测计划,统计监测工作逐步向制度化、体系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总站开发了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实现了数据报送“一竿子插到底”,对全国 18万家规模猪场开展全覆盖监测,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据平台;组建了信息采集员和数据分析专家组两支队伍,开展业务“大比武”,评选“最美统计员”;建立了数据采集、形势会商、信息发布三项机制和样本轮换、数据核查、业务培训、绩效考评四项制度,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和分析运用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总站统计监测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质的飞跃,彻底扭转了底数不清、趋势不明的被动局面,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逐步得到领导、行业和社会的认可,为各级行政部门准确研判形势、出台调控政策提供有力支撑,为养殖企业和农牧民掌握行情、调整生产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并为生猪等畜产品保供稳价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站高度重视畜牧业信息化工作,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握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大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为总站事业蓬勃发展和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在部属事业单位中率先开展“三统一”试点,实现网络平台规范管理;整合信息系统,改造网络机房,建设展示大屏,开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功能模块,信息中枢已成为总站一张靓丽的名片;开展省部共建、政企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合作共建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提高意识,健全制度,强化措施,确保网络安全;优化栏目,美化网页,丰富内容,及时更新,总站官网——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年点击量超过千万次,已成为宣传行业政策的主阵地、传递推广技术的主渠道、展现总站干部职工风采的主窗口。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特色畜牧业发展,从 2018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 5000万元,在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云南等 10个蜂业主产省支持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总站配合指导各省围绕养蜂业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以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为重点,探索建立蜂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项目区蜂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共创建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 58个、蜜蜂良种场 38个、标准化示范场或基地 156个,高效优质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蜜蜂良种建设推广初见成效,养蜂装备逐渐标准化,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养蜂技术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蜂文化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为贯彻落实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的要求,农业部当年启动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总站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系统开展了材料审查、现场抽查和专家评审等工作,组织编写了标准化养殖技术系列图册,遴选、推介了一批优秀标准化示范场典型模式和经验。截至 2021年底,全国累计创建标准化示范场 5994个,有力推动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总站始终以牛羊肉增产保供为目标,围绕增加母畜产能、促进良种应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疫病防控、强化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开展肉牛肉羊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协助实施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参与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牧区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落实,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围绕肉牛养殖实用技术采取“云课堂”形式举办了四期肉牛养殖实用技术“大讲堂”,超过 20万人次走进“云课堂”学习交流,单期最高点击量超 7万人次,超过 90%的学员多次回看课程视频,培训满意度超过 95%。参与牧区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落实,通过实施项目,引导肉牛肉羊养殖场户选择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生长发育快、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增加了养殖效益,提升了管理水平,保护了草原生态。参与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提出并配合实施了 2021年度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建议主要内容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的通知》(农办牧〔2021〕31号)采纳。项目实施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推动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带到 2025年项目县基础母牛存栏数增幅达 40%的预期目标。

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后,总站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各项生猪生产政策落实,千方百计助力生猪稳产保供,稳定了猪人工授精网络,提高了生猪良种化水平,减少了疾病传播,增加了养殖效益。组织开展“生猪复养在行动”主题推介活动,征集 200余生猪复养增养案例,定期在《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和“中国兽医发布”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其中 128个典型案例汇编成书,供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和养殖者参考,提振养殖信心。开设畜牧养殖实用技术“云课堂”,举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18期,90余万人次走进直播间,所有授课内容课件发放各省,扩大培训效果。“云课堂”受到广大学员一致好评,提高了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户养殖技术水平。

2008年,农业部发布《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标志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项目全面实施。总站协助行政主管部门开展 DHI项目管理,组织实验室现场评审及标准物质的制作、发放、比对等核查工作。截至 2021年底,全国共建成 1个 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1个中国奶牛数据中心和 37家通过现场评审的 DHI实验室,对我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8—2021年,参测场由 592个增加到 1309个,参测牛数量由 24.5万头增加到 147.9万头,累计测定 3600个奶牛场 489万头,收集生产性能测定数据 6553万条。2021年,参测奶牛测定日平均产奶量 33.2千克,较 2008年提高 50.2%;平均 305天产奶量 10.16吨,较 2008年提高 2.7吨;测定日平均体细胞数 23.6万个/毫升,较2008年下降 61.3%;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到 3.93%和 3.35%,较 2008年分别增加0.29和 0.07个百分点。

总站一直致力于奶业公益科普宣传,通过科普书籍、科普动画、专栏讲座、“三下乡”等多种形式,以新颖、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奶业科学知识,引导乳品消费、振兴民族奶业。先后出版《奶业科普百问》《动动奶酪又何妨》《羊奶酪生产与鉴赏》《奶牛养殖节本增效典型案例》《奶业质量管控理论与实践》等科普书籍,全国累计发行数十万册,帮助消费者摒弃乳品偏颇认识、增强民众选择食用乳品能力,普及乳品营养知识、传播华夏奶业文化,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奶酪为“奶黄金”等概念深入人心。以动漫形式制作《一头奶牛的自白》《一杯奶满满的幸福》《一起玩转休闲观光牧场》等科普宣传片,深受广大网民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总站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通过接受专访、设立专栏、发表文章等途径进行乳品科普知识宣传,为公众答疑解惑。积极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中国奶业 D20峰会、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等公益活动,多维度、全景式、深层次传播奶业科学知识。

2016年起,总站配合开展全国休闲观光牧场推介,提出休闲观光牧场“观光体验、主题公园、家庭牧场”三种典型模式,组织休闲观光奶牛场现场评审,完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现场复核、技术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休闲观光牧场集奶牛养殖示范、奶业科普宣传、旅游观光娱乐于一体,通过“可览、可学、可游、可食”的方式,使消费者切身体验优质安全牛奶的生产过程,普及奶业文化和科学饮奶知识,促进当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截至 2022年 6月,已向社会推介休闲观光牧场31家,分布在 17个省区市,作为引领奶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展示我国奶业发展成效、引导国产乳品消费、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站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2017年成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2020年成立牧业绿色发展处;参与系列指导性政策文件制定和规划编制,参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被国务院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表现突出的集体;协助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审核检查,总结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9大技术模式,发布规范畜禽粪污处理降低养分损失 10大指导技术,开展讲座、展览、论坛、现场指导等活动,培训 17余万人次,收集汇编国内外相关政策、标准,总结提炼各类技术案例,出版系列丛书 20余册。探索汇编 18个畜禽液体粪肥还田典型案例,推动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截至 2020年底,全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6%,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2月,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成立,联盟共有 5家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及 35家副理事长单位,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养殖企业及设备企业共 478家成员单位组成。联盟成立以来,组织筛选、总结、提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9大技术模式,汇编出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标准和技术模式、典型案例系列丛书 20余册,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项。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活动”,250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举办“畜牧环保专题展”,10万余人参观了展览。组织两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5位院士、11位行业知名专家和 9位知名企业家作了专题报告,3400余人参加了论坛,远程收看现场直播人数突破 20万人次。

  • 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 中德畜牧业合作
  • 畜禽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
  •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场区库建设
  • 第三次全国畜牧遗传资源普查
  •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 种畜禽质量检测
  •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制备

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是国家层面启动的指导畜禽遗传改良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确保种源自主可控、实现种业振兴的重要行动内容之一。在部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2008—2020年,总站承担实施了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年起承担实施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包括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羊和水禽等主要畜禽。为确保改良计划顺利实施,农业农村部成立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咨询委员会和各畜种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总站,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十多年来,总站组织遴选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种公猪站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 262家,构建起高水平的国家核心育种体系;创建遗传评估中心,定期发布遗传评估报告,推介优良种畜;出台改良计划实施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制度,强化核心场动态管理,实现了全国育种大联合、大协作。通过持续推进遗传改良计划,种畜禽主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良进展加快,性能显著提升,供种能力不断增强,目前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 75%,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种源支撑。

2011—2021年,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种业管理司、畜牧兽医局及中德农业合作联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德双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总站参与并成功实施了第一期、第二期中德畜牧业合作项目。其中,牛业项目通过引进德国先进的养牛生产管理技术和优良遗传材料,推动了示范单位乳肉兼用牛群体的遗传改良进程。猪业合作项目促成了双方经贸互利共赢。中方示范场示范应用了德国养猪新技术,传播了新理念。气候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发明了牦牛舔砖饲料等新产品。与德方共同组织举办“走出去”“引进来”专项培训和学习活动,快速提升了示范单位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和生物安全意识,为推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2022年 1月,“中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顺利启动。项目由牛业、猪业的育种和饲养管理进一步拓展到饲料营养改善、畜牧业碳足迹评价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将在生猪种质资源、动物标识追溯、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设备等方面为国内养殖场户提供实际支持,协助推动我国畜牧业碳排放测算、饲喂模式改进等工作,为实现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品种审定和资源鉴定是加强种畜禽管理、加快种业振兴、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性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发出公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成立至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共审定和鉴定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 210个,其中家禽 111个、猪 33个 、牛9个 、羊 25个,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快大型白羽肉鸡育种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卡脖子”问题有望得到缓解;蛋鸡和白羽肉鸭种源实现自主可控,品种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培育蛋鸡品种市场占有率达 60%;黄羽肉鸡一枝独秀,全部为国产品种,年出栏约 40亿只,占肉鸡出栏总量的半壁江山。畜禽新品种的培育和审定,为“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提供了种源保障,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夯实了种业根基。

总站承担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具体管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截至 2021年 8月,我国共确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场区库 205个,其中保种场 173个、保护区 24个、基因库 8个,初步构建了国家统筹、分级负责、相互衔接的保护体系。总站为已公告的 205个保护单位统一制作了保护标牌,组织开展相关培训等活动,实施挂牌保护、统一规范、加强管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场区库是构成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三道屏障”中第一道屏障,也是关键的屏障。通过建立保种体系,明确保护主体,强化保护措施,一批珍贵、稀有、濒危品种得到了重点保护,“国宝”品种保护率达到 92.5%。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畜禽资源保护体系,是世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

2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普查工作由全国畜牧总站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农村部印发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利用 3年时间,全面开展进村入户“拉网式”大普查,启动青藏高原重点区域调查,摸清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和发展变化趋势,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保护好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为种源自主可控、种业自主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此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技术要求最高、参与人员最多的全国性大普查,做到了区域全覆盖、畜种全覆盖。截至2022年 7月,共调查行政村 62.5万个,采集数据指标约 390万个,发掘鉴定新资源 18个,抢救性收集保护了 5万份遗传材料。

2021年,在全面开展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为填补前两次资源普查的空白,以青藏高原地区作为重点,通过现场审核和实验室比对,抢救性收集一批珍稀资源,从中遴选出当年新发现的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并向社会发布。

总站承担国内外畜禽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工作,开展畜禽遗传多样性评价和畜禽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畜禽遗传材料保存总量跃居世界首位,截至 2021年底,国家级家畜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收集保存了 371个畜禽品种的遗传材料 120万余份,建立地方家畜遗传材料保存技术体系,制定了《羊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等 10余个行业标准,针对不同地域的畜种建立了一套效果稳定、成本低、独具中国地方家畜遗传资源特色的保种关键技术体系。遗传材料储存实现了现代化和智能化,引进了国际先进工艺的温度、液氮监控、液氮自动添加、环境监测等系统,充分保障了遗传材料的安全。在国内首次系统深入开展了遗传材料长期冷冻保存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家畜精液和胚胎等遗传材料恢复原种群是可行的,保存的延边牛、鲁西牛等冷冻精液返回原产地,用于当地原品种提纯复壮,取得显著成效。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系统评价了地方家畜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站负责组织实施全国种畜禽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任务,承担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产品委托检验,开展种畜禽质量检测技术培训与交流,牵头或参与制修订种畜禽质量检测技术国家或行业标准,研究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现有包括牛冷冻精液等 5种产品检测,分子遗传和动物源性成分等10项参数检测,执行标准 11个。自 2006年起,按照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工作安排,圆满完成了奶牛、肉牛、生猪的精液质量检测和种公牛冻精个体鉴定检验等任务,制订了《牛羊胚胎质量检测技术规程》《牛个体及亲子鉴定微卫星 DNA法》等 17项国家或行业标准。截至 2021年,组织全国 10余家种畜禽质检机构,共抽检种牛冷冻精液 8407头份、种猪常温精液 8453头份、种鸡生产性能测定 97批次、种猪生产性能测定 6015头份、种公牛个体识别 136头份,为保障用种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力支撑。

总站一直承担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标准物质制备任务,定期组织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检测能力比对试验及仪器校准工作,已为全国 50余家用户提供标准物质产品。成功研制出利用陶瓷膜技术生产 DHI标准物质的工艺,具有创新性,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出版《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应用》,为提升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人员服务能力和奶牛场生产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指导。累计提供 DHI标准物质 2万套,涉及奶牛养殖场 1000多家,年覆盖奶牛 100余万头,确保了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提升了奶牛遗传评估准确性和奶牛场生产管理水平。

  • 畜牧业技术推广
  • 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 脱贫攻坚对口帮扶
  • 职业技能开发

畜牧业技术推广是总站的核心职能之一。随着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壮大和完善,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也日渐提升,呈现出“渠道多、范围广、效果好”的特点。总站统筹整合全国各级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科研院校、学会、协会以及相关生产经营主体等资源,征集、遴选、示范、推广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的畜牧业技术。近年来,针对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生猪精准繁育生态养殖技术”“全株青贮玉米推广示范应用”等项目;积极参与或组织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农业主推技术等,有力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为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安全和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站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各级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以改革为契机,立足畜牧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协调沟通、深入组织调研,以改革促创新、以改革促发展,深入推进体系改革建设、优化人员结构、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皆取得明显进展。目前,承担畜牧业技术推广职责的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占比大幅上升,落实定岗定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公益性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院校、学会、协会和企业等主体广泛参与,服务好、水平高、农民满意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站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等有关帮扶工作部署,围绕“保脱贫、强产业、补短板、防风险、促巩固”,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突出“主体培育、产销对接、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好畜牧产业帮扶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十三五”以来,总站累计安排 400多万元资金直接用于开展畜牧产业帮扶工作,举办培训班 20余期,累计培训养殖场户超 3000人(户),并组织相关专家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 5000余次,选派多名优秀干部在基层挂职,帮助解决帮扶地区产业发展瓶颈,提升养殖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助力受援地区成功脱贫摘帽。

技能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目标就是推动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畜牧饲料行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于 1996年启动,设立农业农村部畜牧(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主要负责组织、指导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设与管理等。畜牧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以来,指导各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畜牧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工作体系;组建了熟悉培训鉴定政策的管理人员队伍、掌握培训方法和考评技术的考评员队伍和精通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的专家队伍;制修订国家(行业)职业标准 27个,编写系列培训教材 14本,开发鉴定试题库 14个;组织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累计开展培训鉴定 71.1万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达 66.7万人次,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 畜牧业标准化
  • 饲料工业标准化
  • 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

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坚持以畜产品稳产保供和补短板促转型为目标,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制定实施“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组织开展重要标准及标准化知识宣贯培训,共培训 10万余人次;开展《德国农业标准化战略》等专题研究,出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汇编——畜牧生产卷》等书籍;共申请立项标准 649项,审查标准 547项,报批标准 481项,推动发布标准 458项,健全优化了畜牧业标准体系。不断增强标准有效供给,现行畜牧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 528项,推动了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始终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监督管理、检验检测和生产经营等需求,积极发挥标准基础保障作用。组建 1个专家组、2个分委会、3个工作组等分支机构,组织队伍不断壮大;制定标准立项、预审、终审、复审等 9个工作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组织制修订标准 600余项,开展标准宣贯和前瞻性研究,《饲料标签》等 8个项目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三等奖,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现行饲料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到 589项,为促进行业发展、监督执法和公平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1年,农业部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3年,总站组建畜牧业产品认证分中心,围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任务,稳步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畜牧业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等工作制度和 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开展认证检查员、企业内检员培训,累计培训 3万余人次;建设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运用审查会、座谈会、现场检查等方式,提高认证数量,保障认证质量。截至 2017年底,全国有效无公害畜产品 9668个,累计产量 1587.34万吨,产品监测合格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获证产品的优质优价市场格局初步显现。2018年,农业农村部下放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畜牧业产品认证分中心不再承担相关工作。

  • 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 饲料法规制修订和宣贯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 监督检查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核
  • 饲料评审工作

2020年 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全面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总站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引导全行业推广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积极开辟新饲料资源,2021年新饲料原料乙醇梭菌蛋白通过评审并由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投入使用,开展豆粕减量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组织制定《生猪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举办 5期豆粕减量实用技术“直播讲堂”,50多万人次观看学习 ,为行业提供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支撑,组织遴选推介低蛋白日粮等技术应用案例,组织行业协会向饲料养殖行业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深度参与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1999年,国务院颁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实施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饲料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201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 3次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总站自2006年以来,全程参与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工作,组织法规修订实地调研和研讨;组织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全国知识竞赛和法规宣贯培训,累计培训近万人次;出版《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实施指南》《饲料生产企业设立现场审核指南》等系列许可规范技术指导丛书,为饲料法规制修订和宣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4—2017年,总站配合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了饲料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自 2006年开始,受农业部畜牧业司委托,总站负责组织开展部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工作,累计检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 1200余家。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部署,总站组织编写了《饲料生产企业设立现场审核指南》《饲料安全知识问答》《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饲料生产企业现场检查口袋书》等书籍资料,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指南和依据;组织开展多期技术培训,统一了现场检查的程序和标准,铸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饲料监管队伍。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饲料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以及各地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督促饲料生产企业落实饲料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落实饲料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00年,农业部成立了第一届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2008年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换届,审核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总站、协会严格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要求,积极配合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开展饲料法规规章及配套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认真做好审核,严把生产许可准入关;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获证企业监督检查;指导各地专家审核委员会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技术审核;加强审核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审核技术培训等工作。截至 2013年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事项下放,共审核企业申请材料20000多份,核发生产许可证 11000多张,其中饲料添加剂 3000多张,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8000多张。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总站,承担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和饲料评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事项,组织开展饲料新产品和进口产品评价,召开饲料评审会议等活动,参与起草饲料行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全国饲料评审技术规范和制度,拟定全国饲料评审工作规划和计划、评审工作规范和制度等。先后组织制定了饲料行业首部原料管理规范性文件《饲料原料目录》,多次修订《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制定了首版《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并多次修订,明确了 8大类 126种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限量;推动出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评审工作规范》《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批咨询服务机制》等饲料审批新制度、新要求,评审通过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产品 25个;首次组织认定了 20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耐受性评价试验机构和 7家毒理学评价试验机构,2020年组织重新认定了 25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耐受性评价试验机构和 9家毒理学评价试验机构,制定了饲料添加剂稳定性试验指南、畜禽和水产靶动物有效性和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直接饲喂微生物和发酵制品生产菌株鉴定及其安全性评价指南等多项技术规范。

  •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
  • “粮改饲”政策实施
  • 草业信息化建设
  • 草品种审定工作
  •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 牧区草原畜牧业防灾减灾
  • 草原虫害防治
  • 飞播种草
  • 牧草种质资源保护
  • 草种质量监测
  • 草业产品质量检测

2011年起,国务院决定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3个牧区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5年为一个实施周期。政策内容主要为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的发放对象为承包草原并履行禁牧或草畜平衡义务的农牧民。总站组织研发了草原补奖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省区开展牧户信息采集、录入等,组织开展了政策效益评价、政策宣贯和信息核查等工作。2011—202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草原补奖政策资金 1701.64亿元,政策惠及 13省区的 657个县(团场)、1210万户牧户、5066万名牧民。2021年,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继续实施,资金规模达到每年 168亿元。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了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了牧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牧民的欢迎和拥护。

2015年,“粮改饲”试点政策启动,总站按照“草畜配套、产销平衡”的原则,聚焦“镰刀弯”和黄淮海地区,以农牧交错带为重点,采取以养带种方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改种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饲草种类,引导发展牛羊产业。2015—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 120.1亿元,实施范围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17个省区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用于饲草收储补助,支持对象包括规模化牛羊养殖场户、企业或合作社以及专业化饲草收储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完成“粮改饲”面积 8610万亩,收储优质饲草 2.5亿吨,有效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饲草供给水平明显提升,紧密了种养关系,推动了草食畜牧业增产增效增收。

2000年以来,总站应用 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率先开展全国草原生产力估算、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效益评价、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先后建设了中国草业网、三维虚拟草原地理信息系统、草原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国草业信息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17年,将草业统计、草原监测、草品种区域试验和草品种审定等系统整合,建设了“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草业子平台”,草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为规范信息化管理工作,总站先后制定了《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草地资源信息共享技术规程》等标准,出版了全国草业信息化培训教材《草业信息化实用技术》,培训草业技术人员近 2万人次。每年在全国 2000多个县填报数据的基础上,汇总、编印《中国草业统计》,深受从业者的好评与关注。定期发布《草牧业形势分析报告》,准确研判产业发展形势,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支撑服务。

2006年以来,总站组织开展草品种审定,有力推动了我国新草品种的选育、驯化、引进、推广等工作,基本厘清了我国草品种分布、适应区域和利用现状。截至 2021年底,共审定通过 619个草品种,其中育成品种 233个、引进品种 185个、地方品种 61个、野生栽培品种 140个。审定通过草品种每年以农业农村部公告发布。组织编印了《草业良种良法配套手册》《中国审定草品种集》等书籍,加大了审定草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宣传推广,促进了我国草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起,总站开始承担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组织实施工作。草品种区域试验是新草品种“选育—审定—推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评价新品种优劣的基础。总站先后组织建设了 53个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承担申报材料的丰产性、抗性、适应性等测定工作。2013年,总站组织编制了《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规范了工作流程。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部分试验站因职能变化转隶到林草部门。截至 2021年底,总站组织开展了 264个新品种(系)的区域试验,按时为育种单位提供区域试验报告,确保新草品种审定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2017年以来,每年从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8个牧区省区及时调度雪灾受灾情况,根据气象部门易灾区域的数据,研判雪灾等级;配合落实中央财政畜牧业生产救灾资金,用于受灾地区牲畜越冬饲草的调运补贴;根据牧区雪灾发生情况和气象状况,及时选派人员赴重点灾区开展督查指导,做好草原牧区抗灾保畜工作。

总站成立以来,一直负责组织实施全国草原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多年来,始终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重点推广绿僵菌等生物制剂、招引粉红椋鸟、牧鸡牧鸭等防治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联防联控,通过集成配套综合防控措施,防治面积和生物防治比例逐年提高。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该项工作已移交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截至 2018年,全国草原虫害日防控能力达到 150万亩,较“十一五”初期提高 50%,实现了“飞蝗不起飞、土蝗不扩散、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危害”的目标。通过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飞机和机械防治成为主导力量,生物防治成为主导技术,生物防治比例超过 60%,防治区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总站自成立以来,一直负责组织实施飞播种草工作,始终坚持“科学规划、重点布局、相对集中、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巩固成果”的方针,围绕治理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开发饲草饲料资源两大任务,突出重点草原生态建设区域,选择具备飞行条件和适宜的飞播区,集中连片建设飞播种草区。多年来,飞播种草工作历经试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先后在 28个省区的 619个县实施了飞播种草;探索出以“飞播种草 +保护利用”技术为核心的飞播种草综合配套技术,累计投资11.52亿元,累计飞播种草 364.3万公顷,累计增加干草 4288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87.47亿元。飞播种草项目区植被覆盖度较播前提高了 15至 50个百分点,泥土冲刷量减少 90%以上,雨水径流量减少 80%以上,风速降低 0.7级,风蚀减少 5%。飞播种草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促进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畜产品、农牧民增收的快捷、经济、有效的手段和基本措施之一。

1997年,国家设立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按照“广泛收集、安全保存、系统评价、积极创新、共享利用”的方针,开展了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种质筛选与良种选育、分发共享等方面的工作。总站一直负责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的组织实施工作。1997—2021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 1.7亿元,创立了管理、技术、保存三位一体的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构建了以总站为核心、10个生态区域技术协作组、1个国际引种协作组为主体的管理体系;形成了以收集、保存、利用、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体系;建立了 1个中心库 2个备份库、11个资源圃、1个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保存利用体系。截至 2021年底,入库保存牧草种质材料 62555份,隶属于 99科 650属 2021种,其中,禾本科 33231份、豆科 21265份、其他科 8059份,遍布 8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完成农艺性状评价鉴定 18783份,抗性评价鉴定 9555份,筛选出抗性优异种质 419份,新发现或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96份。累计分发种质材料 2.3万余份,助力社会各界参与牧草良种选育。

2013年,受农业部畜牧业司委托,总站组织各级草种质检机构在全国开展草种质量监督抽查,2018年,项目调整为主要饲草种子质量监测。项目在主要饲草种子生产使用地区抽取饲草种子样品,检测水分、净度、发芽率、其他植物种子等指标,分级判定种子质量状况,形成全国饲草种子质量监测报告。项目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共计投入经费 862.25万元,在全国 21个省区市开展了饲草种子质量抽检,促进了市场饲草种子质量提升。监测显示,我国饲草种子抽检合格率由项目初期的 67.7%提高到 83.5%,其中苜蓿种子抽检合格率从 61.0%提高到 88.2%。建立了以总站 +17个省部级草种质检机构为主体的全国饲草种子质量监测体系,基本掌握我国饲草种子年度质量状况,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监督抽查和向草种生产经营者宣讲有关政策,营造了依法制种、销售良种的良好氛围。

农业农村部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立于 2005年,是法定的草业产品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于 2005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和 2019年 5次通过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农业农村部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审查认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在内的“三认证”。制订了 11项草产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获得 7项草业产品检验国家专利。

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和部直属机关党委的具体指导下,总站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建工作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为有效推动落实部党组中心工作和总站重点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019年以来,总站围绕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立足作为“畜牧业管理的国家级技术支撑机构”的职能定位和“更好发挥智库作用”的新要求,推进畜牧业智库建设工作。利用自有资金设立“青年课题研究基金”和“牧业经济研究基金”。“青年课题研究基金”支持、鼓励青年干部胸怀大局、着眼长远,结合自身岗位开展畜牧业理论与政策的自主研究和创新 ,立项课题内容涵盖畜禽种业、饲料、奶业、草业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主责主业,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达到了促进青年干部成长,形成工作合力的目的,为总站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人才与智力资源。“牧业经济研究基金”统筹国内畜牧、农经等领域科研力量及资源,构建畜牧业经济研究新格局、新机制,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影响,进一步强化了总站作为畜牧业管理国家级技术支撑机构的智库作用,为加强和提升我国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人才支撑与制度保障。

全国畜牧总站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坚持发挥自身作为全国畜牧业良种和技术推广的畜牧业管理国家级技术支撑机构职能作用,重视高端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博士31人,硕士36人;正高级职称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二级2人),副高级职称44人,9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

集体
荣誉

个人
荣誉

踵事增华,踔厉奋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建设现代畜牧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和农村稳定安宁的重要引擎。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全国畜牧总站干部职工将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党组重大决策部署,保障重大战略、重点改革和重点领域的中心工作,立足“畜牧业管理的国家级技术支撑机构”的职能定位,坚持“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抓主抓重,紧紧围绕中央部署落细落小”的工作导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引领,持续加强能力建设,服务产业发展,调动和发挥体系优势,强化智库作用。

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全国畜牧总站将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落实“四稳四提”工作布局,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体系,围绕“两个万亿级产业、四个千亿级产业”聚力攻坚,支撑畜产品稳产保供,助力畜禽种业振兴,强化宏观政策研究,提升监测预警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