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系统调查与性能测定工作高效开展,宁夏家禽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坚持“提前谋划、及早部署、主动作为”的原则,稳步推进静原鸡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目前已完成静原鸡前28周龄体重测定、屠宰及肉品质测定和品种资源照片采集等工作。
一是细化工作方案。立足静原鸡资源现状,按照《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操作手册(第二册)》《宁夏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要求,科学制定《静原鸡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方案》和《2022年静原鸡资源普查进度表》,明确时间节点、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职责,确保静原鸡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组织宁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结合普查测定相关要求,重点围绕保种、饲养管理和疫病净化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指导。同时,召开静原鸡生产性能测定现场座谈会,详细解读性能测定工作的具体操作、时间节点、人员安排、表格填写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精准鉴定样品采集的具体流程和品种照片拍摄相关要求等,实行生产性能测定“一张图作业”。
三是扎实开展性能测定、样品和影像资料采集工作。按照性能测定工作具体要求,技术专家组及时对接测定任务,就体斜长、龙骨长、半净膛、滴水损失等近30个指标的具体测定和精准鉴定采样工作进行手把手指导,完成100只成年公鸡、母鸡体尺、体重、半净膛等性能测定、登记表填写和60只样品采集;规范脂肪、胸肌、腿肌等样品的采集及保存,对肉品质相关指标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测定数据详实、准确、可靠。同时,统筹影像采集技术力量,采取照片拍摄、筛选同步推进的方式,与农业农村部专家建立实时联系,通过反复斟酌、细致比对,完成群体以及不同羽色、肤色、冠型的成年公鸡、母鸡个体照片和耳叶、胫羽、颈羽等特写照片的采集,为高质量完成系统调查、编撰品种调查报告、畜禽遗传志书和制作高品质畜禽品种画册提供良好数据支撑和重要素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