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价止跌回升
第23周(6月5日-6月11日),据全省26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本周生猪价格终结回落,止跌回升。截至本周末,我省生猪价格为12.72元/公斤,同比回落38.90%,环比回升1.35%;猪肉价格为24.08元/公斤,同比降低26.18%,环比回落0.95%。猪粮比价为7.40:1,同比降低38.22%,环比回升0.75%,现在一头育肥猪利润一般在100元左右,自繁自养头均盈利约为200元左右。
仔猪价格为27.19元/公斤,同比降低39.35%,环比回落2.93%,去除三个无效数据,最高价为41.00元/公斤(邹城),最低价为14.70元/公斤(郯城县)。
恰如我们之前分析预测,猪价持续十个周的低迷,使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已大大缩减,这对后市猪价上行形成支撑,而且生猪经过4、5月份的消耗(据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监测预警信息显示,5月份生猪存栏同比降低3.4%,环比降低1.5%;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低3.0%,环比降低0.8%),6月份生猪供给趋紧,推动猪价小幅回升。但在目前的消费力下,即使反弹力度也有限。7月份猪价整体会比六月份好。由于7、8、9月份出栏的生猪基本是冬季出生的仔猪,死亡率偏高,供应会有一定减少,价格会有一定提升。农业部生猪监测预警专家组也分析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消费下降造成阶段性供需失衡;养殖效益仍处于历史同期偏好水平;生猪产能恢复缓慢,价格不存在长期下跌的基础,下半年不会出现严重过剩情况,第三季度生猪价格整体或将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
二、鸡蛋价格触底反弹
第23周,我省鸡蛋价格触底反弹,开始回升。本周,我省鸡蛋价格为4.72元/公斤,同比降低35.08%,环比回升1.07%。以鸡蛋成本5.6-6元/公斤核算,目前蛋鸡养殖仍处于亏损线之下,未来蛋鸡养殖亏损额约为每只45元左右,养殖户陷入深亏境地。
连续的低价位运行,促使蛋鸡产业去产能加速(据对全国100个监测县蛋鸡存栏监测预警信息显示,5月份蛋鸡存栏同比降低3.4%,环比降低5.4%;新增雏鸡数量同比降低37.4%,环比降低32.9%),市场供给逐步趋向平稳,鸡蛋价格触底反弹,产业景气度开始升高。但受蛋鸡产能整体宽松影响(预计2017年我国蛋鸡祖代存栏在60-70万套,父母代种鸡约为1800万套,可提供商品代鸡苗12亿只,年鸡蛋产量约为2400万吨,仍处于供大于求阶段),市场消费提振作用有限,并且受到环保措施影响,屠宰场开工受限,限制了高龄蛋鸡的淘汰进程,延缓了供应紧张周期的到来,预判目前鸡蛋价格仅为暂时性恢复,能到成本线之上,向上空间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本周蛋雏鸡为2.02元/只,同比降低40.59%,环比回升1.51%。由于鸡价持续低迷,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挫,鸡苗销售较差,种鸡场持续毁苗抽毛蛋,使后期苗量减少,推动苗价回升。
三、肉鸡价格继续下行,向上氛围渐浓
第23周,本周肉鸡价格继续下行,跌破“7元”线。本周价格为6.97元/公斤,同比降低28.59%,环比回落1.27%。
诚如前几周分析,受前期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肉鸡产业行情发展特点呈现反复筑底的形态。目前来看仍然是毛鸡出栏量增多,但下游消费不畅、鸡肉产品销售低迷导致的去产能放缓,加上因环保问题,又值麦收季节,屠宰场开工率下调,有的临时放假,导致毛鸡价格下跌。虽然随着气温渐高,肉鸡出栏量将有所减少,而且下游库存鸡肉销售触底后走货回暖,屠企有顺势提价的意愿。但近期看,肉鸡回暖基础不牢,当前肉鸡产业去产能的大格局仍将延续,市场需求低迷和企业去库存仍为主导因素。肉鸡走向仍需观察一段时间。
长远来看,肉鸡产业长期供求紧张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加之肉鸡生产企业应对危机的经验和操作手法比较成熟,肉鸡产业后市震荡不会太久,很快触底企稳。长期来看引种截止2018年上半年仍然受限,引种断档禽链上涨的逻辑未变,白羽肉鸡景气后期将逐步兑现,鸡价景气向上或维持较长时间。随着肉鸡产能调整,供应渐趋紧张,肉鸡价格最终摆脱萎靡态势,行情呈现景气状态,后期价格仍可以稳中向上为主。后市肉鸡形势保持谨慎乐观,预计2017年下半年鸡价上涨,特别是父母代鸡苗价格和商品代鸡苗价格上涨。养殖户在行情走势上重点应该关注疫情对行情的影响,严格把控销售计划,以增重增效操作为主。
本周商品代肉雏鸡价格0.90元/只,同比回落73.29%,环比回升5.88%。随着行业淘汰加大、毁苗增多,鸡苗产量逐步下降,鸡苗销售难度降低,苗价筑底回升。
四、牛羊产品继续探底
第23周,我省牛羊产品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继续回落,向下探底。本周我省牛肉价格58.40元/公斤,同比升高0.24%,环比回落0.34%;羊肉价格58.00元/公斤,同比升高1.75%,环比回落0.02%。
从活牛市场来看,当前活牛价格震荡回落,目前为23.74元/公斤,同比回落0.13%,环比降低0.17%;活羊价格是本周内保持升势的两个产品之一,当前最低价为17元/公斤,最高达到25.30元/公斤,全省平均为21.40元/公斤,同比升高5.26%,环比回升0.33%。
牛羊肉价格高位震荡,爬高回落几经反复,这背后是近期牛羊肉价格调节供求的一种市场性行为,通观牛羊肉价格的变化走势,呈现高盘支撑态势,这反映出牛羊肉消费在高增长的累积下已经达到了一个紧平衡的位点,这显示了牛羊肉供求仍然是以市场规律为基本运行规则。后市来看,随着夏季来临,羊肉烧烤模式启动这将对于羊肉价格是一个拉动;同时随着牛羊养殖群体数量的下降,牛羊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牛羊肉消费弱势震荡期渐渐过去,消费意愿逐步趋强,这将抬升牛羊肉价格上行动力。预计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消费需求逐步提振和牛羊肉产品的进一步调整,牛羊肉价格上行动力渐渐聚集,同时也要关注进口牛羊肉对于市场的影响,尤其是中美双方就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问题达成十项共识,牛肉进口方面,中方将在与国际食品安全和动物卫生标准一致的条件下,并与1999年《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相一致,尽快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最迟不晚于2017年7月16日。美国牛肉进口势必对我国牛肉生产和牛肉消费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需要跟踪观测。
第23周,生鲜乳价格弱势震荡,但奶业即将开启夏季模式,随着原奶产量递减,价格有望逐步回升。本周末,我省生鲜乳收购价为3.38元/公斤,同比升高4.64%,环比回落0.29%。在我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两个无效数据,有11个县的价格高于全省平均价格,奶业向好基本面比上周略有收缩。其中最高价格为蓬莱市,为4.20元/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郓城县,为2.8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1.40元/公斤,差价有所缩小。
现在来看,奶价弱势震荡应是市场短暂的反应。随着主产区逐渐进入夏季,奶牛受热应激的影响,产奶量减少(热应激期产奶量最多可下降20%),消费上则由于仲秋、国庆、春节等节日较多,奶制品需求转旺,8月份后开始缺奶,供求紧张。长远来看,奶业市场供需矛盾仍是鲜奶价格走势的底线支撑,随着上游去产叠加需求走强则有望带动奶价回升,尤其是国际奶价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4月份全球原料奶IFCN价格指数为34.70美元/100公斤,折合人民币2.39元/公斤,环比上月37.20美元下跌2.5%;全球乳制品第188次拍卖,全脂奶粉再次上涨1.3%,6-11月份交货合约平均价格为3312美元/吨,折合原料奶为3.53元/公斤,超过国内主产区价格,这将对中国奶业发展形成利好,使奶价下半年具有上行动力。
五、饲料粮继续窄幅调整,利好养殖环节
第23周,我省玉米弱势回升,豆粕价格降低。本周玉米价格为1.72元/公斤,同比降低1.15%,环比回升0.58%;豆粕2.91元/公斤,同比降低4.59%,环比回落1.69%;小麦麸1.51元/公斤,同比升高19.84%,环比回落0.66%;进口鱼粉11.87元/公斤,同比增长2.59%,环比回落0.34%。受饲料原料价格弱势调整和养殖行情的影响,相关的畜禽配合料价格也呈现弱势变化,本周我省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2.71元/公斤,同比降低0.37%,与上周持平;肉鸡配合料价格为2.76元/公斤,与去年同期持平,环比降低0.72%;蛋鸡配合饲料价格为2.34元/公斤,同比降低3.31%,环比降低0.43%。
本周玉米价格窄幅整理,随着拍卖玉米持续进入市场,对价格形成一定利空影响,六月玉米价格震荡整理回归理性。对于豆粕而言,则是因为美豆丰产日趋明朗导致全球大豆库存或达历史新高,全球及国内大豆价格大概率继续承压。
后市来看,由于政策调整,今年及今后一定时间内,国内玉米种植面积是持续下降的,新增玉米供应量有限。与此同时,由于玉米与小麦、进口木薯粉与高粱等相比性价比较高,这让玉米及玉米淀粉在饲料原料、食品等领域的需求出现了较快增长,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存在较重的看涨心理,但决定玉米价格未来整体涨跌的关键因素却是临储玉米库存如何消化,主要原因是临储玉米又将进入去库存化阶段,且其库存数量较为庞大。因此,库存消费比上升将压制玉米和大豆价格,尤其是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大幅压制了玉米价格抬升的空间。在玉米供给侧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之前,玉米价格上涨缺乏支撑,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低位徘徊概率大,下游饲料行业持续受益。
(资料来源:山东省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