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位置: 首页 > 监测预警 > 各地信息和市场动态

第40周山东省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日期:2024-10-10 来源:山东省畜牧总站 【字体: 打印本页

一、第40周,需求不及预期,猪价承压走弱

40周(930-106日),受供求关系持续宽松影响,生猪价格承压继续走低,猪肉价格连续下行,仔猪价格持续回落。据全省26个畜禽生产定点监测县监测,第40周全省肥猪出栏均价为18.01/公斤,同比升高12.35%,环比降低3.74%。猪肉价格弱势走低,本周猪肉均价为31.26/公斤,同比升高16.08%,环比降低3.49%

行业补栏积极性偏弱,仔猪价格持续15周回落走低,跌至“33”,跌破仔猪养殖成本线,陷入亏损区间。本周,山东省仔猪销售均价为33.49/公斤,同比升高27.68%,环比降低8.20%,较15周前高点已下跌32.80%。仔猪价格下行反映行业谨慎预期,进入10月后,仔猪补栏进入淡季,此时补栏的15公斤体重的仔猪出栏在春节前后,同时考虑到冬季猪病影响,整个饲养周期疾病防控风险较大,且出栏价格也会波动较大,造成整体风险较高,所以市场补栏仔猪意愿不强——散户补栏基本停滞,企业对仔猪外采需求较弱,叠加部分集团场外销仔猪,市场供给充足,仔猪价格持续下跌走低。后市,仔猪销售企业因近期仔猪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以及因仔猪养殖成本高于牧原,而导致远期牧原预售制削减利润空间,从而促使缩减母猪产能,进而压缩仔猪供给数量,仔猪价格或触底企稳。

本周肥猪价格回落,猪粮比价继续走低。本周山东省猪粮比价为8.19:1,同比升高51.11%,环比降低0.24%。目前行业内生猪养殖平均成本在15/公斤左右,生猪养殖仍处于盈利期,但养殖利润收窄。据监测,9月份山东省规模猪场生猪月均盈利587/头,环比减少7.70%;第40周自繁自养头均利润约510/头,外购仔猪头均利润400/头。

本周生猪价格震荡回落,主要是国庆节消费需求回升不及预期,加之养殖场户出栏积极,市场整体供应充足,供需呈现宽松态势,猪价下跌。国庆节作为常规的出栏节点,终端需求欠佳,下游经销商压价意向偏浓;上游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增加,加之前期二次育肥仍有出栏计划,短期供应不断增量,叠加成本支撑减弱,导致猪价持续走低。据监测,本周山东省12家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环比增加2.70%26家猪肉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同比降低6.22%,环比回落2.09%

后市,需要关注生猪供应压力以及供应节奏,同时关注需求侧的支撑。总体预计四季度猪价略弱于三季度,在节奏上可能呈现震荡下行后略有支撑的态势。随着利好政策的落地,今年四季度猪价消费将得到保证,对高价猪肉的拖拽作用减轻,但随着供应逐步增多,四季度猪价重心或呈震荡式下滑走势,但猪价下方仍有支撑。后续猪价位置主要取决于当前生猪养殖企业的压栏情况以及市场对二育的吸纳情况:如果二育入场,则会推高近端价格,对后续价格不利;反之,二育入场有限,则价格暂时低迷,对后续需求有望形成新的支撑。

近期来看,预计短期超卖结束后,猪价仍有向上反弹空间,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后续天气转凉渐入消费旺季叠加我国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提振经济及消费信心、股市上涨带来财富效应,后市猪价中枢有望上移。随着猪价走低,养殖户挺价意向重新成为市场主流,并且当前二育栏舍的充足,部分二次育肥再次逢低入场二育进场的积极性或许也有明显的提升。标肥价差方面,节后175公斤体重的大肥猪较标猪价差为0.69/公斤,较假期前的0.50/公斤显著扩大,其背后或主要反映出气温下降带来的大肥消费增加,以及前期二育集中出栏导致的肥猪相对紧缺。

长周期看,寒露节气后降温催化消费,四季度南方腌腊、北方灌肠需求渐浓,北方市场“贴秋膘”积极性提升,家庭、餐饮渠道在肉类方面的采购也将变得更加积极,需求端将为猪价上涨带来更多利好。具体行情,仍需密切关注需求端催化、出栏量和体重变化、二次育肥情绪变动和冻品库存变化等市场扰动因素,尤其要注意需求回暖、政策进展不及预期,以及秋冬季疫病等风险因素的影响。

建议养殖场户切实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护,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实现猪价预测和生产管理的协同,及时关注养殖端补栏出栏节奏、终端消费情况,顺时顺势出栏肥猪,避免赌博行情造成损失。

二、第40周,鸡蛋价格承压探底,降幅加大,跌入“9

40周,山东省鸡蛋价格承压持续回落,降幅加大,跌入“9”价位区间。本周,山东省鸡蛋销售平均价格为9.45/公斤,同比降低12.26%,环比回落7.53%。就全省监测的26个价格县来看,本周山东省最高价在即墨市,为11.00/公斤;最低价出现在郓城县,为8.40/公斤。当前蛋鸡养殖的完全成本约为7.2/公斤左右,本周蛋料比为3.35:1,环比降低6.88%,蛋鸡养殖仍处于盈利区间。

蛋雏鸡价格小幅走高。第40周为3.64/只,同比升高15.92%,环比升高0.55%。在养殖利润驱动下,秋雏补栏积极性向好,长期产能趋增。据监测,山东省301家规模蛋鸡场9月份新增雏鸡数同比增加4.75%,环比增加0.49%

本周鸡蛋价格小幅回落,主要是供求关系趋于宽松,蛋价承压。需求端,鸡蛋价格仍处于高位,蔬菜供给恢复、价格走低,终端市场对高价蛋接受力度减弱,贸易商拿货谨慎;加之国庆节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鲜鸡蛋消化平淡,终端采购积极性一般。据监测,本周山东省17个监测县的鸡蛋市场交易量同比降低10.79%,环比回落0.13%。供应端,9月份新开产蛋鸡略有减少,养殖盈利良好,养殖单位淘鸡意向不高,淘汰鸡出栏量一般,产蛋鸡存栏偏高,加之天气转凉后,蛋鸡产蛋率也有所回升,鸡蛋供应总体宽松,鸡蛋价格季节性回落。据监测,山东省301家规模蛋鸡场9月份鸡蛋产量同比增加9.86%,环比增加2.47%

后市预计,国庆节后蛋价有一定回调,短期内鸡蛋基本面将呈现供强需弱的情形,随后需求进入平稳阶段。供给侧,蛋鸡存栏持续高位,鸡蛋产量供给增加。受蛋鸡养殖效益向好影响,去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大量扩建鸡场,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增加,有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12.09亿只,为第11个月增长,且处于近五年同期第二高,仅次于2020年。据监测,山东省301家规模蛋鸡场9月份蛋鸡存栏同比增加5.13%,环比增加2.75%,连续7个月环比增加。同时,蛋鸡淘汰出栏量减少,据监测,9月份淘汰蛋鸡日龄同比增加2.49%,环比增加6.70%。需求侧,双节过后短期需求减弱,节后蛋价有继续走低压力。而能改变鸡蛋供需结构的主要是10月的淘鸡节奏,后续需要关注10月以及接下来的淘鸡进展情况。

长期看,供求会出现一轮紧平衡。一方面,在蛋价持续走弱背景下,淘鸡出栏会有所增加,这将会削弱鸡蛋产能。另一方面,从往年来看,元旦及春节前备货将在11月左右启动,届时将再有一波需求出现。11月当市场开始进行元旦备货时,预计需求增加将再次对蛋价形成支撑;而同时蛋鸡存栏依然高位,鸡蛋产能提升将削弱蛋价上涨幅度,且春节后市场下游需求再度转弱,蛋价将继续下行,从而四季度蛋价或呈现“下跌——上涨——下跌”走势。

三、第40周,鸡肉价格弱势回暖,肉雏鸡价格大幅向上

40周,国庆假期户外消费带动鸡肉价格回暖。本周,鸡肉市场销售均价为18.74/公斤,同比降低0.74%,环比升高0.21%。本周处于国庆小长假期间,作为快餐类主打产品,受户外消费拉动,鸡肉销量阶段性走高,价格回暖。据监测,本周山东省17个监测县的鸡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减少0.16%,环比增加2.26%;同时,屠企为十一假期加大备货,库存增加。据监测,17家禽类屠宰企业库存环比增加8.7%。受国庆小长假备货需求影响,加之近期多个台风对于南方地区肉鸡养殖形成较大的破坏,鸡肉供求呈现阶段性紧平衡态势,鸡肉价格回暖,小幅走高。

肉雏鸡价格大幅回升。本周,山东省肉雏鸡均价为3.61/羽,同比升高51.05%,环比升高12.46%,涨幅增加。其中蓬莱市、招远市、临朐县、安丘市、郯城县达到本周最高价,为4.90/羽;最低区域价格在莘县,为0.85/羽。本周肉雏鸡价格回升,主要是天气转凉,补栏需求有所好转,同时肉雏鸡紧缺延续,价格持续强势上行。供应端,肉雏鸡供应量紧缺,市场出苗量不大。从养殖周期推算,10月份处于“春节”前出栏的补栏节点,养殖户存在一定补栏需求,尤其是规模化鸡场补栏或稍显阶段性集中(对于大规模场而言,由于屠宰一体化,库存周期和渠道溢价可以降低成本对毛鸡和鸡肉价格的敏感度,从而补栏需求相对稳定)。同时,前期引种短缺已逐步传导至商品代阶段,商品代鸡源供应回落有望带动肉雏鸡价格上行。总体看,白羽肉雏鸡的结构性变化或在酝酿之中。供应的边际减量是支撑当前鸡苗价格坚挺的实质因素,而规模场补栏主导下的持续需求呈现稳定之势,叠加下游需求后期季节性回暖,肉雏鸡价格有望进入景气上行区间。

后市,四季度为毛鸡传统消费旺季,同时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预计居民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白羽肉鸡需求端以团膳为主,餐饮消费回暖带动禽类产品消费提升和高端产品占比提高,以及今年以来饲料成本的下降,白羽肉鸡的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业务的利润有望改善,鸡肉产品价格或保持小幅震荡上行态势。

同时,引种受限逐级传导,有望助推白羽肉鸡景气上行。从祖代来讲,20225月至今海外引种持续受限(因海外禽流感,我国海外引种途径仅有美国,故而造成了进口祖代短缺、进口品种价格远高于国产的格局),国内自繁品种推广使得祖代总量有所增长,但或存在由于结构变化引发的效率下降问题。从父母代来讲,20225月祖代引种受阻,到2023年二季度传导至在产父母代进入下降通道,在产父母代存栏大幅下降。从商品代来讲,理论上判断商品代的减量或在2024年一季度有所表现。从种鸡进口来讲,禽流感夏季高温平静期将过,伴随候鸟迁移,疫情传播风险加剧,目前欧洲禽流感已经开始蔓延,法国、波兰、德国、葡萄牙等国相继发生禽流感。截至107日巴西已报告3例家禽及163例野生鸟类禽流感病例,美国9月报告1例商业场养殖场疫情,今年累计已达到57例商业养殖场禽流感疫情。截至目前美国本轮已报告509例商业养殖场疫情、影响超1亿只禽类,进口引种或继续受限。后续随着引种受限的逐步传导,叠加下半年消费提振和猪价上行带动,白鸡价格有望上涨。

从长周期视角看,在持续高粮价背景下,白羽肉鸡作为料肉比最低的动物蛋白其性价比和经济性优势会进一步体现。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风味兼容性高的特点,有望成为健康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催化有望打开白羽鸡肉新消费场景,带动白羽肉鸡消费逐步向好。

四、第40周,牛羊肉价格震荡,活牛活羊价格承压下行

40周,受国庆消费回暖不及预期影响,牛羊肉价格震荡,牛肉价格弱势下行,羊肉价格微幅回升。据监测,本周山东省牛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0.64%,环比降低0.63%;羊肉市场交易量同比降低5.50%,环比升高1.58%。第40周,山东省牛肉均价为57.85/公斤,同比降低23.26%,环比回落0.24%;羊肉均价72.19/公斤,同比降低10.60%,环比回升0.01%。后市来看,随着进口回落、气温走低带动火锅消费好转、餐饮需求改善,牛羊肉消费呈现结构性好转,消费有望迎来年度旺季,价格趋势向好。

当前进口牛羊肉数量开始回落,利好国内市场。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1-8月,我国进口牛肉189万吨、同比增加5.3%,其中8月份进口牛肉23万吨、同比减少13%,这是今年以来牛肉进口连续3个月同比为负。20241-8月,进口羊肉25.50万吨、同比减少15.4%,其中8月份进口羊肉2.19万吨,同比减少33.5%,羊肉连续7个月进口量回落。

从活牛活羊市场来看,活牛价格持续弱势走低。第40周,全省活牛出栏均价23.89/公斤,同比降低22.23%,环比回落1.36%;其中最低价为21.40/公斤,最高价为26.00/公斤。按肉牛养殖23-26/公斤的盈亏平衡区间来测算——所监测的26个县当中有1个县的活牛均价位于26/公斤及其以上,有5个县的活牛均价位于23/公斤以下(与上周相比增加2个县)——大部分地区肉牛价格在盈亏平衡区间震荡,产业发展压力有所加大。

活羊价格小幅回落,但对冲玉米等饲料粮价格降幅,养殖收益仍有所增加。第40周,全省活羊平均出栏价格为26.96/公斤,同比降低11.40%,环比回落0.41%。据监测,本周山东省羊粮比价为12.25:1,环比升高3.22%,其中绵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80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35元;山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200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160元。

后市来看,随着气温走低,牛羊肉消费需求再度回暖。同时,牛羊养殖事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产业发展具有政策托底性。长远来看,牛羊肉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仍然大有前途,叠加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序出台,牛羊肉消费或顺周期加速发力,牛羊肉价格有望向好发展。如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发展青贮饲料,有序推进秸秆养畜,实现“秸秆变肉”。牛羊肉消费需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群消费需求:银发群体、下沉市场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牛羊肉消费寻找新的增长极,由过去消费升级转向全面均衡发力,进而推动整体行业扩容盈利。

五、第40周,生乳价格承压回落,再创周期新低

40周(930-106日),生乳价格承压,再创周期新低。第40周山东省生乳均价为3.12/公斤,同比降低18.32%,环比降低0.64%。在山东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3个无效数据,有8个县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全省平均价格,有15个县的生乳价格低于全省平均价格。其中最高价格在蓬莱市,为4.60/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郯城县,为2.50/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2.10/公斤,差价与上周相比持平,低于全省平均价的县市数量仍然过半,奶牛养殖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蓬莱市为代表的牧场采取自产自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生乳价格保持较高价位,牧场效益较好。
   
奶价走低,对冲玉米价格低位企稳,奶牛养殖亏损额度收窄。本周奶粮比价为1.42:1,同比升高12.55%,环比升高2.98%。生乳价格再次承压走低,主要是供求阶段性调整所致。当前虽然生乳产量增幅放缓,但国内市场乳制品消费需求没有显著增长,乳品消费整体依旧供大于求,供需两端呈现结构性调整。供给端,养殖场虽然纷纷淘汰低产牛、降低后备牛比例,但是奶源过剩情况依旧未见明显好转,生乳收购价维持低迷。据监测,山东省560余家奶站9月份生乳产量环比减少0.17%,已是连续5个月奶产量环比降低;但是同比产量连续9个月增加,9月份同比增加6.66%1-9月份同比增加8.12%。需求端,尽管原料奶价格下行,但目前终端奶价依然偏高,这不利于奶类消费的扩大。此前为促进鲜奶消费,政府也加大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中特别提到了促进制定乳制品产业相关标准、鼓励用生乳生产液态奶等措施,以此来促进生乳用量的提升。只是消费需求提升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对破解奶价波动作用还不明显。

受国内供给过剩、消费需求不足影响,进口量同比下降。据海关统计,截至8月底我国进口乳制品175万吨,其中进口奶粉6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2%20.7%;其中8月份进口乳制品22万吨,进口奶粉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4%14.3%

同时从恒天然乳制品拍卖价格指数来看,受供需影响,全球乳制品拍卖均价较上期有所回升,远高于山东省平均奶价。据GDT(全球乳制品交易网)101日完成的全球乳制品拍卖数据显示,全部产品(价格指数)成交均价为3851美元/吨(折合生乳人民币售价为3.38/公斤,略高于山东省3.12/公斤的平均价格),较上一轮拍卖价格升高1.2%,本次交易全脂奶粉竞得均价3559美元/吨,较上一轮拍卖价格上涨2.4%;脱脂奶粉均价2539美元/吨,较上一轮拍卖价格下降3.0%,黄油价格6407美元/吨,较上一轮拍卖价格回落1.4%,乳制品价格指数整体有所回升。考虑到供应充足、需求乏力、奶价高于国内等因素,国际奶业对我国的冲击将持续减弱。

后市来看,乳制品需求恢复速度不及产量增幅,奶业供强需弱的基本格局仍在,预计短期内生乳收购价持续低迷。随着乳品加工企业备货接近尾声,奶价仍存在下行压力,对于奶业持续发展仍需观察下半年经济和消费整体恢复情况。未来还是要从解决供需不平衡上来应对奶价下行的问题,如今的市场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牧场端需要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乳企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加工和消费端来看,现在政策层面也在促进乳品消费的增长,如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指出:引导乳品企业发展奶酪、乳清等产品加工。开展食物营养健康消费科普宣传,引导居民减油增豆、增禽增奶,增加蔬果、水产品及全谷物消费。同时下半年还有元旦、春节等节日带动消费量增长,市场对于2024年四季度消费回暖预期较高。从生产端来看,虽然目前原奶产量依然是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是无论是牛群数量,还是原奶产量的增长趋势都已经放缓。尤其是在今年9月底至10月初,奶牛养殖场(户)会集中开展青贮采购工作,现金流会面临一定压力,这会推动产能进一步的出清。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奶价的波动迟早会进入上涨阶段。

长远看,我国乳制品未来消费需求温和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乳制品消费结构也正在优化。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优质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旺盛,奶酪等市场正在高速增长,零食奶酪品类趋于丰富,佐餐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大众对于营养的升级需求凸显,低温乳制品更新鲜营养的概念被接受,把握奶业消费新趋势,如下沉市场中年轻人在消费理性大背景下追求性价比,中产阶级回归理性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崛起,让消费竞争也更为多元,奶业发展空间更大。

六、第40周,饲料粮价格震荡,配合料继续承压

40周,饲料粮价格延续震荡态势,玉米价格持续走低,豆粕价格企稳后回升,小麦麸价格持续企稳。本周,山东省玉米均价为2.20/公斤,同比降低25.68%,环比降低3.51%;豆粕价格小幅向上,为3.25/公斤,同比降低31.72%,环比升高0.62%;小麦麸价格持续企稳,为1.65/公斤,同比降低24.31%,环比持平。

40周,生猪、肉鸡和蛋鸡配合料价格持续承压回落。本周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3.26/公斤,同比降低15.98%,环比降低0.61%;肉鸡配合料价格为3.61/公斤,同比降低15.46%,环比降低0.82%;蛋鸡配合料价格为2.82/公斤,同比降低19.89%,环比降低0.70%

新玉米上市,导致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偏弱运行。国庆期间,新季玉米逐步上市,叠加陈粮供应,市场新陈粮源同时呈现,供应相对充足。当前深加工企业陆续开始收购潮粮,给出新季玉米收购价格,约为1.4-1.6/公斤,节日期间逐步下调收购价格。随着新粮上市量增加,预计10月期间玉米供应将呈现宽松态势,价格承压。

 

(山东省畜牧总站)

本周关注: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9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展现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信心决心。9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108日,国新办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三方面惠民生促消费

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郑栅洁表示,在消费方面,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具体有三方面:   

——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国庆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

——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明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发布会介绍,目前7000亿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的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国家助学贷款额度

发布会介绍,要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的覆盖面,要提高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发布会介绍,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
相关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

返回网站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提醒您:
您正在离开本站!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