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高原的冬牧场上,牧民多瑞和她的羊群。
金黄色的草地延伸到群山顶上,山尖积雪与白云握手相拥,黑色牦牛和花白藏羊星星点点,冬日的甘南高原还未落雪,如此深沉又如此温柔。
路边牧草的叶子都已褪去,茎干上顶着穗子,密麻麻又毛茸茸的,微风过处,像是有人用手抚摸着地毯上的长绒。“这草长得真好呀!”同行的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副处长齐晓感叹道。
草原的草长得更好了,离不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我国自2011年开始推行草原补奖政策,不断加大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力度,确保12亿亩草原实施了禁牧,26亿亩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在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等部门机构不断强化信息化管理和监督检查,保障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草原补奖政策目前实施到了第三轮,是我国草原牧区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政策。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看到草原补奖政策给牧区牧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草长高了 生态美了
近几年草原上有什么变化?“草变高了”“大夏河变清了”“狼变多了”,这是夏河县牧民说得最多的几句话。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分布着广阔的草甸草原。全县可利用天然草原中有155万亩实行禁牧封育管理,禁止放牧牛羊,还有604万亩实行草畜平衡管理,载畜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
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后,夏河县草原的草一年比一年高,植被一年比一年丰茂。2022年夏河县草畜平衡区平均植被高度为24.51厘米,比2021年高了0.38厘米;平均地上生物总量为5091公斤/公顷,比前一年上升87.15公斤/公顷。
植被茂密了,风沙小了,水土流失减少了,不仅改善了草原生态,还涵养了黄河水源。流经夏河县的大夏河,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像一条蜿蜒悠长的哈达,一头连接着青藏高原东北麓,一头连接着黄河刘家峡,一路洒播生命奇迹,滋养着草原生灵,也补养着黄河水流。
“为了涵养水源、保护高原湿地,甘肃省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补贴标准,专门划分出了青藏高原区黄河流域,因为该区域的草原主要以高寒草甸为主,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较其他区域明显更高,这也符合地方实情。”甘肃省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师方宝华说。
草长好了,野生动物也多了,草原上变得热闹起来。
“草原上的狼变多了,以前只会在夜晚活动,现在白天也能够见到。”夏河县牙利吉乡阿纳七村牧民桑吉东知布讲述,“我今年已经在路上看见过三次狼了。”
野猪也多了起来。夏河县达麦乡干部介绍,野猪甚至开始让当地农牧民感到头疼,因为它们会毁坏青稞和大豆,农牧民要靠农业保险来弥补损失。
除了狼和野猪,牧民们也发现了更多其他野生动物,例如野鸡、藏狐,还有人见到过成群的马鹿。
最让人兴奋的是,雪豹也来了。2021年夏河县甘加镇达力加山区,首次拍摄到野生雪豹的清晰影像。除了夏河县,甘南州境内的玛曲、碌曲、迭部等多地近年来均发现了雪豹踪影。
雪豹存世数量稀少,作为高原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气压计”。当草资源丰盛的时候,各种食草动物也会增加,而以食草动物为食物的雪豹数量也随之增长。
草原补奖政策改善了草原生态,也提高了农牧民保护草原的意识。夏河县牙利吉乡干部表示,很多牧民如果发现草场出现了“黑土滩”,有裸露的地方,会主动去乡政府要草籽补播上去。
放牧少了 舍饲多了
太阳已经偏斜山头,把草原染上了更加浓烈的金黄,给牦牛和藏羊镀上了金色的轮廓,也给牧民刀尔吉脸上涂上了温暖的光泽。
刀尔吉拿出手机看看时间,已经快到下午5点了,便赶着羊群走上了回家的路。说是回家,其实是回“冬窝子”。这是冬牧场上的简易住地,牧民整个冬天都会住在这里放牧牛羊。刀尔吉家的“冬窝子”是一间小小的水泥平房,里面有简易的生活用品。
当刀尔吉赶着牛羊靠近门口时,妻子多瑞正在准备晚餐,刚包完包子的双手还沾着面粉,没有来得及清理干净,便赶紧从“冬窝子”里出来,和丈夫一起把羊群赶进圈里。
对于牧民和牛羊来说,近些年冬牧场变化很大。牧民不再是起早贪黑去放羊,而是上午11点把牛羊赶到草场,下午5点前再把牛羊赶回去,一天只放牧6个小时,劳动量减轻了很多。牛羊不再只依靠放牧采食,晚上回圈后还有“加餐”,每天都能吃得饱饱的。
这种半舍饲的生产方式,减轻了草原负担,也让牧区养殖业摆脱了“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困境。目前夏河县划区轮牧、夏秋放牧、冬春补饲规模达到100%,冬春季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达到85%以上,全年舍饲半舍饲比例逐步提高。
除了放牧时间减少,草场上的牛羊数量也明显减少了。在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管理模式下,很多牧民饲养的牛羊比之前减少了一半甚至更多。刀尔吉家有700多亩草场,目前养了120多只羊,而在10年前这一数量是300只。
草原上放牧的牛羊减少了,但规模化养殖场里的牛羊增多了。夏河县以万头牦牛、万只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突破,持续推进甘南牦牛、甘加藏羊的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目前夏河县以饲草种植带动的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社达43家。
牧民生产方式转变,也推动了牧区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以往冬季如果积雪过厚,牲畜采食困难,需要饲喂大量饲草料,但是积雪会使运输道路中断,导致饲草料缺口很大。雪灾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压垮牧民简易的牲畜棚、储草棚,造成牛羊冻死饿死。
近年来,牧区利用好中央防灾减灾专项资金,做好饲草料生产储运工作,应对灾害情况下的饲草料缺乏问题。在夏河县机械饲草料生产加工有限公司,可以看到宽阔的饲草晾晒场、贮备库,饲草贮备能力达万吨以上,一旦发生灾害,这个饲草储运中心能够立即向周边牧场运送饲草料,实现抗灾保畜。牧民们自身防灾减灾意识也提升了,会提前利用闲地种草,还会在入冬时采购饲草料,以应对冬季饲草缺乏问题。冬牧场上还建起了结实的棚圈,牛羊冬天冻死冻伤的情况大大减少。
收入增了 生活好了
牛羊少了,但是牧民收入不能少。减畜不减收是草原补奖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我家有980亩草场,其中90多亩实行禁牧,800多亩实行草畜平衡,今年补奖资金有5000多元,全部发到了‘一卡通’。”夏河县牙利吉乡阿纳五村牧民才让扎西说。
从全国来看,草原补奖资金已经成为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齐晓介绍,农牧民每年人均补奖政策性收入近700元,户均增收近1500元,青海等省区的一些贫困县,补奖政策收入占农牧民总收入的60%以上。一些省区还在结合乡村振兴等惠民政策,不断提高补助标准。例如四川省提高了禁牧补助标准,平均发放到户资金约900元,增加了牧区农牧户政策性收入。
要保证收入不降,光靠补奖资金还不够,提升农牧民养殖效益非常关键。
在夏河县,很多牧民表示虽然养殖的牛羊数量少了,但是质量提升了。“以前养的牛羊更多,但是草不够,牛羊都很瘦,还容易生病死亡,卖不上好价钱,如今草料充足了,牛羊长得更壮,生病少了,卖的价钱也更高了。”桑吉东知布说。
牛羊出栏效率也提升了。以前牧民惜杀惜售观念固化,缺乏出栏意识,牛羊养了很多年也不愿意卖。如今政府引导牧民对“老、弱、病、杂、役”畜进行淘汰式出栏,优化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加快出栏周转,在减畜的同时实现增收。夏河县的牧民养殖牦牛2年内出栏能够获得400元奖励,3年出栏能够获得300元奖励。
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也更加多元化。走进夏河达麦乡乎尔卡加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门口正晾晒着牦牛肉干,合作社负责人吉合登布热情地邀请来客进屋品尝牛肉干。
“这些肉干是由合作社养殖的牦牛加工而来,主要卖到拉萨等地,每斤能够卖到180元左右。”吉合登布告诉记者,合作社由57名牧民入股,去年每名牧民获得5000元分红。
在草原补奖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推动下,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加,发展二、三产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一些省区还在大力发展后续产业,着力加强饲草基地、棚圈、饲草料加工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支撑工作,积极引导农牧民将补助奖励资金重点用于购买饲草料,扩大母畜数量,推动了草原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