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农业农村部于2023年启动实施了“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由全国畜牧总站负责组织实施,在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和青海等6省区开展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2024年4月21-22日,总站在河南省兰考县的项目示范点组织召开了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示范现场会,总结项目实施成效,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举措。魏宏阳站长、党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南志标院士和康相涛院士、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辛国昌副局长、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刘晓文副厅长、河南农业大学游舸党委副书记出席会议给予指导。
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刻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农闲田种草、化肥农药减量等草牧业实用技术模式集成创新,将技术成果与沿黄流域特色优势草牧业有机结合,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要弘扬焦裕禄精神,扎实做好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一是产学研推要形成合力,针对当前与草牧业相关的土、草、畜技术小而散问题,将草牧业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借助粮改饲等草牧业相关政策,切实提升草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二是坚持全产业链思路,用系统思维一体化推进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拓宽项目辐射带动范围。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全面总结项目实施取得的好经验、好模式,加强技术培训与专家指导,多渠道讲好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故事。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共梳理出了黄河流域草牧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实用技术近60项,2023年在内蒙古等6个省区示范推广了25项技术,成效已初步显现。当前正值头茬苜蓿开镰之际,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兰考示范点黄河滩区6万亩轻度盐碱地粮草轮作、测土配方施肥、草畜高效转化等技术示范效果,盐碱地含盐量由0.3%下降到0.2%,头茬苜蓿长势喜人,亩产干草预估可达1.2吨/年;盐碱地由低产田变为中产田,轮作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亩产达到450公斤,提高了79%。南志标院士对兰考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技术集成创新是更重要的创新,希望项目组再接再厉,努力将更多实用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项目参与单位、项目示范省区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