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援藏工作座谈会要求,2023年,那曲牦牛科技服务组已派出两次、五人团队前往那曲开展了现场帮扶工作,并对当地技术需求进行了调研。为推广普及畜牧实用技术,日前,全国畜牧总站作为那曲科技服务组的牵头单位,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以及那曲市农业农村局,为那曲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在线举办了牦牛品种改良和健康养殖培训活动。
本次在线培训活动,以那曲牦牛种业产业为核心,针对当地技术需求,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推进牦牛品种选育改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助力西藏自治区高原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负责同志主持,那曲市农业农村局仁清拉增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杨振刚纪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水产处周荣柱副处长以及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负责同志等参加了培训活动。
仁清拉增局长介绍了那曲市的基本情况、畜牧业基础以及近年来全市畜牧产业取得的可喜成绩。杨振刚纪委书记回顾了2021年那曲科技服务组成立以来,全国畜牧总站与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成立牦牛资源与育种、兽药创新与耐药性、中兽医与临床三个创新团队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的情况。周荣柱副处长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状况、优势等。 会议强调,现阶段援藏工作在技术支持、遗传资源保护以及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效果。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推动援藏工作深入发展,确保帮扶工作取得扎实成效。针对西藏高原地区特色畜牧产业发展需求,从技术帮扶入手,重点关注遗传资源保护和草牧业这两个方面,结合人才援藏,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坚持将技术援藏工作帮在点上,扶到根上,为推动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在培训环节,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郭宪研究员、王磊副研究员、张康副研究员分别就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品种改良、兽药合理使用以及牦牛疾病防治实用技术三方面进行了专业培训。
郭宪研究员介绍了牦牛遗传资源与产业概况,指出牦牛产业还存在生产性能低、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低、产品转化率低等问题。然而,鉴于牦牛作为特色产业、民生产业的重要性,优化牦牛的生产尤为重要。针对牦牛当前的繁育体系和繁殖模式,郭宪研究员提出了一年一产的技术方案,并阐述了实施该技术所需的营养调控、繁殖调控等关键措施。在牦牛品种改良方面,郭宪研究员从品种选育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入手,对牦牛建档、性能测定、选种选配等操作细节进行了深入讲解,并提出了建立种源基地、推广高效繁殖技术、提高出栏牛体重及品质、降低养殖成本、缩短饲养周期等关乎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工作,为那曲地区牦牛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
王磊副研究员介绍了当前养殖场用药问题,强调了科学用药的重要性。他从药物特性出发,对药物间配伍禁忌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科学配伍、适度剂量、合理疗程、正确给药途径等使用药物的要点。同时,王磊副研究员还对疫苗、消毒剂使用的误区进行了科普,通过疫苗使用等案例强调了正确使用疫苗的重要性。王磊副研究员的授课为各养殖场日常药品、疫苗正确使用提供了有力指导。
张康副研究员主要介绍了牛病诊断平台的基本情况和牛疾病流行现状,阐述了腹泻、乳腺炎等常见病的病因,对炭疽、布病等重要疾病的防控、监测、检疫方法与技术进行了科普,通过八个案例讲述了牛场腹泻、流产等症状后的具体病因和诊疗方案,为养殖场传授了常见疾病防治的经验和技术。
本次培训活动吸引了那曲市各乡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农牧科学技术服务站的技术人员以及农牧民们积极参与,线上观看直播人数近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