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总结推进会在京以视频形式召开,全面总结2021年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孙好勤和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出席会议并讲话。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主持开幕式。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孙好勤一级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各级种业管理部门、普查机构和有关专家攻坚克难、协同作战,组织开展进村入户“拉网式”大普查,启动青藏高原重点区域调查,努力发掘新遗传资源,同步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畜禽资源普查实现首战告捷,全国行政村普查率达99.7%,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应查尽查,填补了青藏高原区域调查的空白,初步摸清了我国畜禽品种分布状况,鉴定优质特色新资源18个,抢救性收集保存遗传材料5万份,为种业振兴开了好头、作出了贡献。
全国畜牧总站王宗礼站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主要经验和做法有: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和畜禽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细化实化省级方案,确保全国普查一盘棋,步调基本一致。选优配强建队伍,部、省、市、县、乡、村六级普查人员和相关专家共计33.6万人,打造了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专业普查队伍。实行一张图作业,制定进村入户调查表和33种畜禽、6种蜂、9种蚕的性能测定表,统一技术路线,统一方法规范,统一普查行为。开展全员大培训,创新方式方法,开通视频直播和网络教学,研发手机培训程序,多层次全天候直接培训到村,线上线下累计培训300万人次。加强调度考核,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各省进度大排名,各省对所辖市县大排名,层层调度通报,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支撑条件保障,开发全国畜禽资源普查信息系统,配套研发数字化品种名录,开发PC端和手机APP功能,在线填报、在线审核,提高了普查效率和准确性。2021年落实中央财政专项经费6000多万元,各地落实普查经费合计1.8亿元。宣传引导全方位,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遴选发布十大新发现品种,在网站媒体上开设专栏专区,开通普查热线,解读政策、分享经验、推介典型,营造了关爱资源、支持普查、加强保护的良好氛围。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主持开幕式
会议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面上普查收尾工作,全面推进畜禽性能测定,对普查未发现品种进行回溯核查,开展畜禽精准鉴定,努力发掘鉴定一批新遗传资源,加大濒危品种抢救性收集保护力度。会议强调,要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压实责任强化担当,加强科技支撑,强化条件保障,树牢安全意识,加强体系队伍和作风建设,讲好资源普查故事,多措并举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为2023年圆满收官赢得主动。
会上组织有关人员签订了保密承诺书,并就畜禽性能测定、抢救性保护与精准鉴定、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鉴定、畜禽濒危等级评定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各省、市、县种业管理部门和普查机构人员,全国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专家组全体成员,国家和省级畜禽保种场(区、库)代表当日累计8万人次在线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