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农主题教育组〔2019〕13号)的有关要求,总站、协会结合实际,对照问题清单,制定了《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了责任人和牵头部门。总站党委对13个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改,其中8个问题已整改到位,5个问题整改初见成效,需要持续整改,久久为功。
8项整改任务已落到实处,成效显著。
一是将改革新要求坚决落到实处。聚焦主体业务,针对改革后饲草种业管理职责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配合部畜牧兽医局、计划财务司向财政部进行了专门汇报,落实了区域试验、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等经费;主动向种业管理司提出加快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已将协会脱钩实施方案报畜牧兽医局,待收到回复后报人事司。二是主动谋划草业发展大计。按照部畜牧兽医局《草牧业研究工作方案》和《草牧业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开展了专题研究和相关调研,起草完成了《促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拟于近期报畜牧兽医局审定。三是加快制度更新的速度。对总站、协会现行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加快完善制度体系。目前已完成对《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会工作规则》的修订工作,基本完成对《总站、协会工作规则》《总站、协会干部职工工作规范》等13个制度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财务支出报销审批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四是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修订完善了公车使用管理制度,在完善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方面,强化制度宣贯解读和执行督查,使干部职工了解掌握制度、自觉执行制度,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水平。五是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修订完善了《全国畜牧总站党委工作规则》《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督促党员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六是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记录和学习记录。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涉及“三会一课”制度的党内法规,各党支部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每季度最后一周,总站党委对各党支部记录和个人学习记录进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责令督促整改。七是协助加强进口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管。种畜中心召开了进口冻精代理企业座谈会,对企业反映的办证难、审批繁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奶牛中心等国内种公牛站、相关质检机构负责同志座谈,了解他们对进口冻精的看法。同时,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要求等逐一梳理,撰写了调研报告,为种业管理司履行职能提供政策参考依据。八是加大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积极配合畜牧兽医局申请落实了培训经费和培训计划,新增了两期培训班,共举办了三期国家级培训班,共培训220余人。派出10人次对5省区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共培训700余人。
5项整改任务初见成效,需要持续整改。
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总站党委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教育计划,各党支部于每月月底前向总站党委报送下一月度学习计划。党员通过自学、党小组学、党支部学、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研究小组学、党委理论中心组学这5级学习原著原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部里的集体学习活动,站党委及各支部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风得到明显改善。二是以改革的精神和担当的勇气触碰“难题”。针对工资待遇偏低、干部队伍老化、干部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系统深入研究问题原因、应对措施,在积极开拓思路、创造条件、改善现状的基础上,王宗礼同志代表班子分别向人事司副司长王欣太同志、人事司司长潘显政同志就上述问题做了详细汇报,积极争取解决事关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三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修订《干部职工工作规范》、《外事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调查研究制度,启动开展“青年政策研究活动”。站领导发挥头雁效应,深入基层、深入畜牧业生产一线、深入偏远地区,针对现代畜牧业建设中遇到的难点、热点、堵点展开调研,5位站领导都提交了调研报告。四是积极推动降低畜禽核心种源对外依存度。组织开展国内白羽肉鸡育种工作调研,协助部种业管理司制定《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力争在2~3年内培育出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同期水平、适合我国饲养环境和养殖模式的白羽肉鸡配套系。五是推动协会服务水平的升级换挡。强化思想引导,在协会常设机构所有职工中树立为协会会员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新的《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项目清单》,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利用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这一平台,通过“展会+论坛(会议)”的形式,积极运用现代通讯方式和信息化手段,积极向饲料企业宣传解读我国畜牧饲料行业重点问题和重要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