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位置: 首页 > 专题 >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 各地进展

紧盯目标抓落实,全力推动宁夏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

日期:2021-09-01 来源:宁夏畜牧工作站 【字体: 打印本页
  在全国畜牧总站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的悉心指导和宁夏农业农村厅的坚强领导下,宁夏畜牧工作站紧紧围绕“两个全覆盖”和畜禽遗传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的目标任务,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农种发〔2021〕1号)文件要求,精心谋划、科学部署、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第三次宁夏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同时对全区肉牛、肉羊、生猪改良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以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首席兽医师罗晓瑜同志为组长,畜牧兽医局、畜牧工作站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市农业农村局主管局长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宁夏畜牧工作站设立了普查办公室,抽调站相关科室人员成立普查专班,指导并参与各县(区、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各市县农业农村局同时成立了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确保了普查工作机制畅通,步调一致。
 
  二是加强培训指导,统一普查标准。根据畜牧总站相关技术要求,我区制定了普查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编制了操作手册、技术规范和培训教材,确保了全区普查一把尺子,标准统一。4月29日,召开了宁夏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启动暨培训会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首席兽医师罗晓瑜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和工作要求。6月22日,按照畜牧总站安排,我区积极组织各市、县(区)普查人员参加了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线上培训班,并对普查课件进行了回放学习。普查过程中,组织省级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市县进行了专业授课和现场推进指导。截止目前,编写技术操作手册500册,累计开展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市、县、乡级普查技术人员500人次以上,深入养殖场户技术指导20余次,全面提升了普查队伍的理论知识和普查技能。
 
  三是整合专家团队,增强技术支撑。成立了以宁夏畜牧工作站、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教学机构、各市、县(区)畜牧推广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组成的7个技术专家组。同时,积极与全国技术专家组进行了对接,极大的解决了一线普查人员品种识别难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上得来、靠得住,有力推动了普查进度。宁夏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禽专业组组长、宁夏大学张娟老师团队借助于静原鸡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提前开展了静原鸡体尺测定、蛋品质测定等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为第二阶段系统性专业调查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
 
  四是紧盯时间节点,倒排普查工期。根据普查进度安排,按照省级普查机构安排部署,市级普查机构组织协调,县级普查机构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要求各县区9月底完成乡、县(区)级普查系统录入上报工作,10月底完成市级审核上报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第一阶段面上调查任务。截至目前,全区22个县区普查工作已全面开展,系统填报同步进行,普查工作迅速推进。
  五是保障经费支持,推动工作落实。截至目前,我区申请自治区财政预算经费220万元,主要用于各市、县(区)普查工作经费以及兑付第三方普查机构劳务费用,同时鼓励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工作,其中西吉县自筹资金25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第三方普查机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普查工作的推动落实。
  下一步,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紧紧围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目标要求,抓紧摸清我区畜禽种质资源家底,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

返回网站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提醒您:
您正在离开本站!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