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为摸清现阶段全省畜禽遗传资源的群体数量、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发掘鉴定新畜禽遗传资源,加强保护濒危资源,省农业农村厅启动第三次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要求2021年10月底完成基本情况普查。
8月,我市印发了《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黄山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的通知》(黄农函〔2021〕155号),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举办全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能培训会,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截至10月29日,已全面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一阶段入户普查和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系统填报等面上普查工作。
截止10月29日,在全市7个区县中有有遗传资源乡镇98个,共普查出9个畜种,26个品种,其中包括地方品种19个:二花脸猪、梅山猪、皖南黑猪、皖浙花猪、巴马香猪、里岔黑猪、鲁西牛、皖南牛、东流水牛、江淮水牛、湖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黄淮山羊、陕南白山羊、中国番鸭、德州驴、黄山黑鸡、皖南三黄鸡和巢湖鸭;培育品种2个:新淮猪和苏太猪;培育配套系1个:强英鸭;引入品种3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引入配套系1个:海兰蛋鸡。新发现品种1个:祁门白鹇鸡(暂定名)。地方蜂种2个:华南中蜂和华中中蜂。遗传资源群体数量256475头只群,其中能繁母畜5,967 头只,种公畜1118头只,畜禽遗传资源丰富。
现普查工作已进入市级审核和上报数据现场督查阶段,预计11月15日前完成市级审核和现场督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