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位置: 首页 > 业务管理 > 奶业振兴

陆丰市新澳良种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粪污多级分离与综合利用技术

日期:2025-07-22 来源: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一、技术背景
  陆丰市新澳良种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燕塘乳业下属企业)成立于2014年7月30日,总投资超1亿元,占地675亩,设计养殖规模2200头,存栏2200头,年产优质生鲜乳超1.1万吨,2024年成母牛年均单产达9.85吨。公司采用种养结合、沼气生产、多级生化处理等技术,构建清洁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相融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牧场与能源公司合作,无需设备投入及运营维护成本,规避了技术风险。
  二、适宜区域
  适用于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份,气候条件有利于微生物发酵和沼气产生‌。建议应用于总存栏在20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以实现综合效益覆盖设备投入的经济目标。
  三、技术内容
  (一)多级分离技术
  1.源头减量与分类收集。牛舍粪污和污水通过自动刮粪板等设备经专用管道集中汇入粪污池,实现雨污分流,减少污水量与污染物浓度,降低处理系统负荷。
  ‌2.固液分离环节。牛粪含水率一般在80%—90%,通过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等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使固体部分含水率降至60%—70%用于后续高温发酵,液体部分集中后进行微生物发酵和多级生化处理。
  (二)资源化利用途径
  1.能源化利用——沼气发电。粪污经固液分离后液体部分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牧场发电,实现“粪污—沼气—能源”循环利用,提高养殖收益。
  2.垫料化利用——回填卧床。固体粪污或沼渣经65℃以上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杀灭病原体后用作卧床垫料。具有成本低、舒适性高(优于沙土、稻壳)、设备磨损小等优势,解决了垫料紧缺问题,降低了养殖投入。
  3.肥料化利用——有机肥生产。过剩固体粪污或沼渣通过堆肥技术转化为有机肥,发酵后的沼液经多级生化处理达标后可用于饲草的灌溉,减少化肥使用的同时,还有显著的节水、省工优势,形成“粪污—肥料—饲草”闭环,实现种养结合。
  (三)处理及利用工艺
  自动刮粪系统每小时将粪污刮入回冲沟,中转池回冲泵每10分钟抽水回冲,经格栅分离杂物后进入中转池。
  中转池内的粪污由立式污水泥浆泵输送至一级干湿分离机,经过分离后粪液流入粪水池中,粪渣落入二级挤压机中。粪渣经二级挤压机挤压后干物质含量达到45%以上,挤压出来的粪渣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发酵罐(≥60m³),粪液流入粪水池中。
  粪渣在68—70℃高温条件下持续发酵24小时,灭活有害微生物及植物种子后被输送到罐体外储存,既可作为奶牛卧床的垫料,也可作为有机肥的生产原料。
  粪水池中的粪水由泵输送至10000m³覆膜沼气池中,粪水可在内贮存约一个月,经充分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发酵后的沼液进入生化组合池内,经过调节池→浮选系统→两级AO系统→C-BAF池混凝絮凝系统→消毒清水池→氧化塘→灌溉返田,剩余沼液经过沼液浓缩池→叠螺机→沼渣→作有机肥施用。
  四、关键点控制
  (一)实施24小时监控,确保沼气池的安全。
  (二)牧场与能源公司合作沼气发电,电力并网使用,牧场通过手机APP监控发电,提升管理效率。
  (三)场内配套约500亩土地,用于种植饲草、果树等经济作物,实现沼渣肥料和处理后达标后水的全部消纳。
  五、应用效果
  (一)经济效益
  1.沼气发电:2024年累计沼气发电量超过115.1万度,电费成本节省约23万元。
  表1 2024年每月实际沼气发电量统计表
  2.垫料替代:牧场原使用稻壳作为卧床垫料,通过使用‌高温发酵处理过的固体粪污回填卧床,2024年较2023年节省垫料费用约45万元。
  表2 2023—2024年各月稻壳领用费用对比图(单位:万元)
  (二)社会效益
  牧场通过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使产生的废物得到有效地处理,对周边环境无负面影响,实现绿色发展。
  1.粪污处理无外泄,环境友好,保障周边生态安全。
  2.有机肥用于场内的牧草、果树、番薯等作物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及种植成本,避免土地过度使用化肥导致的板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附件
图1 粪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流程图
图2 垫料生产车间
图3 沼气发电机组与运行监控软件
相关附件下载:
陆丰市新澳良种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粪污多级分离与综合利用技术.pdf

相关推荐

返回网站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提醒您:
您正在离开本站!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