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位置: 首页 > 业务管理 > 奶业振兴

察哈尔右翼后旗旺牧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传统乳制品加工发展模式

日期:2025-07-22 来源: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一、技术背景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旺牧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现存栏荷斯坦奶牛860头、配套1500亩饲草料基地,日产生鲜乳7吨,全部用于加工奶豆腐、奶皮子等10余种传统乳制品。合作社依托“种养加一体化”模式,整合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与乳制品加工全产业链,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乳制品工业化升级,重点解决奶源质量监控、生产工艺优化及产品保鲜等核心技术难题。
  二、适宜区域
  适用于农牧结合区域“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中小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及合作社。
  三、技术内容
  (一)青贮饲料质量把控
  1.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
  2.规范青贮收割时机及压窖流程。
  3.开窖后每周开展一次营养及质量安全检测,确保符合标准。
  (二)奶牛群体优化
  持续优化奶牛群体,选育环境适应性强、乳固体含量高适宜制作传统乳制品的品种,同步探索多元化选育路径,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三)原料奶质量控制技术  
  1.做好牛群防疫检验工作,防止传染性疾病发生。
  2.做好牛舍和奶厅环境控制,保持饲养和挤奶场地清洁。
  3.做好乳房清洁和乳房炎防控,严格执行挤奶前药浴等清洁工作。
  4.采用酒精快速检测原料奶新鲜度,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原料奶质量筛查法。
  5.冷链无缝衔接,全程冷链运输至加工厂。
  (四)奶酪发酵工艺优化
  1.引入复合乳酸菌(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改善口感并解决后酸化问题。
  2.精准控制发酵温度,解决传统奶酪酸度不均、质地粗糙等问题。
  (五)生物防腐保鲜
  添加含特定丙酸杆菌的天然保鲜菌种,结合真空包装技术,使产品保质期延长7天以上。
  四、关键点控制
  (一)青贮品质保障
  青贮玉米质量必须满足质量要求(见表1)。全株青贮玉米品种选择粮饲兼用品种,淀粉水平达到30%以上。
表1 青贮关键技术指标评价标准

原料

质量评级标准

营养指标

干物质(%

3038

NDF%

≤40

ADF%

≤24

7h淀粉消化率%

≥65

发酵指标

乳酸(%DM

68

乙酸%DM

≤2

丁酸(%DM

≤0.02

pH

≤4.2

毒素指标

黄曲霉毒素B1μg/kg

≤3

玉米赤霉烯酮(μg/kg

≤200

呕吐毒素(μg/kg

≤500

  (二)选种选配工作
  重点选择具备高乳脂率、高乳蛋白率的种公牛冻精;母牛选留抗逆性好、难产率低的个体。
  (三)酒精检测分级标准
  根据75%中性乙醇标准溶液与生牛乳样品的反应结果判断酸度,出现絮状沉淀的表明其酸度偏高,不可用于后续奶制品加工。
  (四)冷链无缝衔接
  挤奶后2小时内降温至4℃以下,全程冷链运输至加工厂。
  (五)奶酪发酵工艺
  引入复合乳酸菌(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精准至0.5%—1.0%;发酵温度严格控制在38±1℃,发酵时间6—8小时;实时记录pH值(目标4.6—4.8)及凝乳时间(误差±5分钟)。
  (六)生物防腐保鲜技术
  按照100U/g剂量添加含特定丙酸杆菌的天然保鲜菌种,结合真空包装工艺,可使产品保质期较原标准延长7天以上。
  五、应用效果
  旺牧合作社通过“种养加一体化”模式,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并促进原料奶加工增值。青贮玉米自种自加工,每吨青贮成本节约300元,按照年最低需求量2000吨计算,全年饲料成本可降低约60万元。通过提高原料奶品质检测技术、优化加工技术、降低奶源损耗和延长保质期,年节约成本12万元。原料奶转化成乳制品后价值达到4元/公斤,而当前生鲜乳市场价仅为3.08元/公斤,增值29.8%。按日产生鲜乳7吨计算,加工后日增加收入为6440元,年增加收入约235.06万元。
图1 玉米青贮种植
图2 全日粮奶牛饲喂
图3 奶豆腐制作
图4 奶皮制作
  
图5 传统乳制品产品
相关附件下载:
察哈尔右翼后旗旺牧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传统乳制品加工发展模式.pdf

相关推荐

返回网站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提醒您:
您正在离开本站!
确定 取消